優質「蛋白質」排行榜出爐:豆腐落榜,牛奶墊底,建議了解
早上,李阿姨習慣性地煮上一鍋豆腐湯,搭配一杯溫牛奶和一個煎蛋。她一直認為這樣“健康搭配、高蛋白低脂”,一定能滿足所有營養需求。直到上節目中的健康專家一句提醒讓她愣神:“其實,有些你以為的‘優質’” ’,遠沒有想像中可靠。蛋白質,不只是吃進去就能補。 」李阿姨疑惑:豆腐、牛奶不是身體最健康的嗎?為什麼突然「落榜」墊底了?到底,優質蛋白到底該怎麼選?你忽略的細節,或許正影響著晚年身體的硬朗與活力。
“吃=入口補入口”?其實遠不止如此!
很多人以為,蛋白質吃夠了就行,卻忽略了蛋白質品質比數量更重要 。實際上,食物中的蛋白質能不能被人體 完全吸收利用 ,才決定了它對健康的真正作用。 國際蛋白質品質標準評估 主要有兩個:「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(PDCAAS)」和「消化胺基酸評分(DIAAS)」。營養 建議以DIAAS蛋白質為主,蛋白質 蛋白質 ,蛋白質品質越優, 分數100以上才算「優質蛋白質」 。
最新「優質蛋白質」排行榜:大量常見食物大跌眼鏡
根據聯合國(FAO)等權威機構發布的最新蛋白質評分 ,常見食物的DIAAS(消化單一品種)評分如下:
雞蛋(全蛋) DIAAS:113
豬瘦肉 DIAAS:111
牛肉 DIAAS:110
魚肉(如鮭魚) DIAAS:108
乳清蛋白粉 DIAAS:104
牛奶直徑:94
豆腐 DIAAS:66
花生 DIAAS:52
米飯 DIAAS:37
可以看出,豆腐的蛋白質品質遠低於很多肉類和雞蛋 ,甚至比牛奶還要低, 豆腐“落榜”,牛奶也“墊底” ,這讓崇尚更高的“植物蛋白”的人備感意外。而排在排行榜前列的,是雞蛋、瘦肉、魚蛋白這些 動物性蛋白 ,原因在於其 氨基酸種類齊全 、比例平衡,吸收率;而植物蛋白比如豆腐、其蛋氨酸等 關鍵氨基酸水平更高 ,導致蛋白質量排不上號。
中老年「補蛋白」迷思:吃錯越補越虛,流失加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