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明白,「綠葉白菜」和「黃葉白菜」區別很大,弄懂再買不浪費錢
俗話說「百菜不如白菜」, 白菜因為營養價值豐富,價格實惠而廣受大家的喜愛,再加上白菜的名號比較吉利,寓意「百財」,白菜上桌百財來,如此就更得到大家的青睞了。正值入冬前夕,你們哪里還會不會有冬儲大白菜的習慣呢?
很多人會發現其實白菜有兩個顏色的,一種是黃葉的白菜,另一種是綠葉的白菜,其實講究一點來說,這兩種白菜的區別還是很大的,會吃的人會將兩種白菜適合做什麼菜分得很清楚,你了解嗎?今天就和大家來詳細地聊一聊黃葉白菜和綠葉白菜的區別,搞懂以后別再買錯了哦。
上市時間有區別
其實顏色發白或者發黃的白菜屬于早熟的品種,屬于秋白菜,一般上市于每年的9月到10月中旬,此類白菜生長發育時間很短,從種植到收獲只有50到60天的時間,等到長的比較瓷實,葉片發黃時就是采摘的最佳時刻。
而綠葉的大白菜則屬于晚熟品種,多上市于11月中旬,小雪節氣前后,此類白菜的生長周期比較長,從種植到收獲可以達到80到90天的時間,種植面積大,集中上市時價格較為便宜,是冬儲白菜的最佳選擇,這波白菜可以一直供應到春節往后。
存放時間有區別
黃葉白菜生長周期比較短,白菜葉中所含的水分比較多,所含的粗纖維比較少,故口感比較的綿軟,就是因為所含的水分比較多,所以不是很耐存儲,一般室溫可以放置10天左右。
綠葉白菜的生長周期長,含有很多的粗纖維,所以這種綠葉白菜在剛采摘時吃的口感比較粗糙,人們喜歡把這種綠白菜存儲一段時間再吃,過程中綠葉白菜會變得很細嫩,味道微甜,再加上所含水分少一點,比較適合長期的存放,在冬季可以放置1月左右,小時候的冬儲白菜基本都是這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