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變強的開始:停止弱者敘事
職場部落客@Kris 剛畢業那年,為了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,提前準備了很久。
到了面試那天,他卻緊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口。
因為他認為一同面試的人都比他優秀,自己一定不會被錄用。
面試結束後,結果一出,他果然落選了。
有沒有發現,這就是典型的弱者敘事。
這類人,總習慣把自己定義為失敗者,一直在自我否定。
卻不知,人一旦把自己看得太弱、太低,就會失去向上的能力。
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,就是停止弱者敘事。
01
作家周慕姿曾說:
生命中80%的煩惱,源自於對自我的否定。
你每次的否定、焦慮,都是在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。
當你內心認定自己是弱者時,就容易陷入逃避的泥沼,鬥志也會被一點點消磨殆盡。
作家王瀟剛畢業時,就順利進入央視。
但由於缺乏主持經驗,她三天兩頭就要被領導批評。
跟其他優秀的主持人相比,她不由得心生自卑。
時間久了,她一度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勝任這份工作。
一聽到有主持工作,她就會焦慮到心裡發顫,全身痙攣。
最後,她只能選擇辭去主播的工作,離開央視。
很多時候,人總是高估自己的弱點,低估自己的能力。
若是一味地沉浸在弱者敘事中,即便再努力,人生也會陷入一個個死胡同中。
網友@葉子 講過自己的故事。
從小,父母就對她很嚴格,常對她各種挑三揀四。
久而久之,她也開始下意識地否定自己。
畢業後,她進了國企工作,收入穩定,工作也體面。
但她依舊覺得自己能力不夠,不配擁有這麼好的工作。
有時候,領導者把她的文件打回來,要她修改內容。
她都會在心裡說:看吧,這點東西都會出錯,我就知道我不行。
有次,公司派員工到總部學習,是個很難得的機會。
但她認為優秀的同事那麼多,壓根輪不到自己,連申請表都沒有繳。
結果,單位選了資歷不如她的員工參加,而她白白失去了升職的機會。
很認同榮格的一句話:
“人們被內心意識指引著人生,卻總認為那就是命運。”
人一旦習慣性自我否定、自我貶低,就會畫地為牢。
卻不知,給自己貼上弱小的標籤容易,想要撕下來卻難如登天。
心裡默認自己是弱者,便注定了你這一生都無法翻身。
02
有句話說:如果你只會貶低自己,那麼世上的所有門,就都對你關上了。
很多時候,解鎖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鑰匙,就在心態上。
早年間,易中天打算寫一套中國歷史讀本。
他跟出版社的朋友聊了想法後,對方大力支持。
但他查了資料,把提綱一列,發現並沒有意料中的容易。
這套書要涉及五千年的歷史,光朝代就有二十多個。
他頓時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,認為光憑自己,難以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。
直到朋友催促他,到底寫不寫,不寫,就找別的項目了。
易中天一咬牙,說:寫。
就算自己寫不出來,起碼在梳理的過程也會有所收穫。
於是,易中天很快就轉變了心態,一心只想創作。
就這樣,他歷時9年,最後完成了24卷《易中天中華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