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其內耗自己,不如「外耗」他人

與其內耗自己,不如「外耗」他人
value101 2023-09-21 檢舉

關於內耗,作家餘華有個精闢的解釋:

「說白了就是自己心裡的戲太多了。言未出,結局已演千百遍;身未動,心中已過萬重山;行未果,假象苦難愁不展;事已畢,過往仍在腦中演。”

不難看出,內耗其實是一種精神折磨,情節越嚴重,人越痛苦。

生活中大部分內耗,往往來自對自我的過度否定與自責,對他人的過度同理心與妥協。

本苦哈哈的成年人,要學會為自己鬆綁:與其內耗自己,不如外耗他人。

 

 

長期內耗,足以拖垮一個人

羅翔說:“世間萬物只要存在,就會處於一種消耗的狀態。”

一時的內耗,或許能成為驅動自己的力量,但長期內耗,會成為身體裡的毒瘤,將整個人推向無盡的深淵。

《紅樓夢》裡的林黛玉,儘管才華洋溢,被眾人偏愛,但她敏感多疑,常常將他人的言行拐上十八個彎來折磨自己。

有一回,王夫人的陪房週瑞家的,送宮花給林黛玉,這本是件開心的事情,但她幽幽地問道:“是單送我一個人的,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呢?”

週瑞家的說:“各位都有了,這兩枝是姑娘的。”

林黛玉噹即嘀咕道:“我就知道,別人不挑剩下的,也不會給我。”

其實,周瑞家的是依照住所的遠近送的,是林黛玉心底的自卑,令她以為自己是不被喜愛的。

還有一次,林黛玉聽到園子裡有婆子在罵人,以為是在罵自己,竟氣得暈了過去。

其實,那婆子是在罵自己的外孫女。

賈寶玉為了討她歡心,送了貼身的舊手帕給她,而她在心裡琢磨,「他既如此,我卻每每煩惱傷心,反覺慚愧」。

你瞧,本是心上人的小動作,卻成為令她「五內具沸」的大事件。

論出身、相貌、才情、待遇,林黛玉完全可以在賈府過得無憂無慮,但她偏偏不肯放過自己。

擔心自己是大觀園裡多餘的人,懷疑自己給賈府上下添麻煩,認為別人痛她是可憐她…

一個閬苑仙葩,硬是被內耗拖垮,生生淚盡身枯。

有人說:“內耗的本質,就是一場自我鬥爭。”

不懂得從這場鬥爭中走出來的人,不用他人推波助瀾,就足以消耗殆盡。

 

 

一個人內耗的原因:將自己置後,將他人置頂

在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筆下,有一個非常經典但可悲的小人物,小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。

一次看歌劇,他不小心將噴嚏噴到前排一位將軍的後腦勺上,於是心生惶恐:

「他會不會覺得我很沒修養?會不會對我心生厭惡?…」

他戰戰兢兢地去向將軍道歉,但將軍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,立刻告訴他沒關係。

事情本來可以就此打住,但他依舊不放心,覺得將軍一定是在怪罪他,所以才如此乾脆地原諒了他。

於是,他反反复复說著對不起,祈求將軍的寬恕,結果惹惱了將軍,命令他道:“坐下!我要聽戲!”

這一吼,更是讓他堅定了將軍生他氣的想法,第二天穿戴整齊,專程去將軍辦公室賠禮道歉。

他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將軍。將軍將他趕了出來。

後來,他魂不守捨地走回家中,兩腿一軟癱倒在沙發上,沒了呼吸。

哲學家叔本華說:“人性中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,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。”

實際上,他人如何看待你,遠沒有你如何看待自己重要。

但現實生活中,許多人過度在意他人的意見和感受,卻忽略了自我。

就如故事中的小公務員,明明是一次無心之舉,明明將軍也沒在意,他卻在內心不斷加碼。

倘若他不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,看不到自身的價值,又怎會讓將軍感到莫名其妙和厭煩。

有句話說得好:“人這一生,不是為了取悅別人,而是豐富自己。”

把眼光收回來,將自己置頂,才是成年人智慧的選擇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