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年最好的活法,不是聚會、跳舞、打麻將,而是這1種方式
網路上有個提問:
“一個女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什麼?”
高贊回答是:
「年輕時積極進取、活力滿滿,中年時精力充沛、內心充實,而老年後修身養性,回歸自我,花上一些時間來重養自己一遍。”
當一個人退休之後,回顧來時的路,才深刻地體會到,人生的每個階段似乎都錒刻著些許遺憾,每個階段都未曾盡善盡美。
何不做好當下該做的事,不再為了無關緊要的事情各種忙碌,不再執著於別人的理解與認同。
而是讓自己在接下來的時光中能夠多一些恬淡、多一些平靜、多一些安然。
當我們重養自己,年少時有的缺憾,中年時有的傷痛,都能夠被療癒。
以下幾件事情可以重點來做。
養身:保持健康
老中醫韓學傑老師,常在自媒體上分享女性如何養生的影片。
她回想起剛被分配到北京某醫院急診室時,經常熬夜。
沒多久,就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迅速衰減,時常說錯也寫錯,病人的情況也記不清楚,睡覺也總是睡不醒,後來,她的心臟也出現了問題。
她告誡年輕人,如果不愛惜身體,年長後,很多病會找回來,怎麼治也治不好,最後還把整個家庭拖垮。
深有感觸。
年輕的時候為了工作,忙到半夜三更是常有的事,那時候覺得自己年富力強,根本就沒有顧及自己的身體。
後來體檢的時候,許多異常的指標彷彿都在告訴自己,要注意身體,要加強鍛煉,但是都被無情地拋諸腦後。
直到看到體檢單上觸目驚心的箭頭,才恍然大悟,時間不再等人。
賈伯斯曾說:
“你可以聘請一個人給你做飯,給你開車,幫你賺錢,但是無法聘請一個人幫你承受病痛。”
人活一世,追求的事物實在太多,因此常常忽略了健康,直到病痛襲來,才發現,唯有身體是自己的。
那些熬過的夜、隨興的飲食、缺席的運動,又或是為了追求身材纖細而被傷害的身體,就像一筆筆賬,終有到期清算的一天。
與其在未來的日子裡追悔莫及,不如及早著手調理身體,為以後的輕鬆生活積蓄健康的砝碼。
86歲高齡演員吳彥姝,每天都要做一分鐘平板撐、燕兒飛,還會一字馬。
空閒時,還要打籃球,身體狀態連年輕人都自嘆不如。
她說:“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。”
身體,是生命的泉源。
只有用心滋養我們的身體,從中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,才能有跟未來抗爭的本錢。
不被愛惜的身體, 乍看與正常無異,實則身弱體衰,在一次次消磨中,漸漸逝去。
而注重養身的人,精神矍鑠,眼裡有光,每一天都活力滿滿,健康無憂。
愛自己,就要從身體開始,以下幾件事情,越早開始越好。
要規律的作息 ,退休並不代表開始躺平,隨著身體功能下降,我們需要更規律地生活,才能保持健康。
健康飲食加適量運動 ,飲食上葷素搭配,多攝取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,同時,要避免過多的油膩和高糖食物,以免增加脾胃的負擔。
注意適度地運動 ,不僅能調節氣血,增強心肺功能,還能增強體質。
定時體檢 ,老年人的身體自然不比年少時,多少都會出現問題。
及時的檢查,有助於更早發現問題,症狀治療,延長自己的生命。
餘生很貴也很長,修練富養自己的身體,是每個人終生必修的課程。
養性:回歸平靜
千金方中記載:“養性者,欲所習以成性。”
意思是,我們需要透過日常的行為習慣,來培養和塑造性格與品質。
養性,不在於修養外觀和美感,而是注重內在修養,保持內心的平和與淡泊。
只是,我們常常深陷家庭瑣事,無法脫身抽離,總是執著於個人的追求,又難以放下執念。
浮躁不安,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間,如影隨形,平靜與安寧,似乎成了一種奢望。
一位朋友說,曾經的她,因一次職位晉升失敗而陷入煩悶。
很長一段時間,都心浮氣躁,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很難處理好。
尤其是回到家,看到滿屋子的家事,更是氣不打一處來。
後來,她休了個長假,調整心態,讓自己逐漸放鬆。
很快,內心平靜了許多,意難平的事也能學著釋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