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護能量最好的方式:停止精神自虐

現實中,你是否有過這些經驗:
別人隨意說了點什麼,就在心裡來回思索,琢磨自己哪裡做得不對;
不小心犯了些錯誤,便會自責很久,不斷埋怨、責怪自己;
碰到一點挫折和打擊,很久裡,就會一直耿耿於懷,反覆回想…
諸如此類的情況,會不斷損耗你的心神,讓你活得疲憊又絕望。
心理學家鮑邁斯特,提出一個概念,叫做「精神自虐」。
所謂精神自虐,就是用負面想法,如過度的擔心、焦慮等,在心理上不斷攻擊自己。
久而久之,你的能量就會被消耗殆盡,人也更加痛苦。
只有停止精神自虐,減少心理上的拉扯,你才能匯聚更多精力,去面對生活的各種難題。
1
面對質疑,停止自我攻擊
心理學家羅伯特‧戴博德說:
“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加強烈,也沒有一個法官比自己更嚴苛。”
成年人的世界,從來不乏別人的質疑。
若是你將矛頭對準自己,不斷懷疑自己,你的能量很快就會被耗盡。
不把別人的評價放在心上,停止自我攻擊,你才能把功夫和心力,都花在有價值的事上。
日本醫學家山中伸彌,在高中時,一度迷上了柔道。
他花了很多時間練習,可惜技術非但沒有提升,身體反倒頻頻受傷骨折。
身邊同學紛紛嘲笑他,說他笨得像狗熊。
剛開始,聽到這些話,他非常難受,也覺得自己真笨、真沒用。
那段時間,他整天都是一副垂頭喪氣,沒精打采的樣子。
後來母親知道了,開解他說: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,別因他人的眼光,而否定自己。
母親的話讓他豁然開朗,此後再聽到別人的話,他就毫不在意。
他繼續練習柔道,同時找到了人生目標:學骨科,去救治傷者。
多年後,他從神戶大學醫學系畢業,當了骨科醫生。
在單位裡,其他醫生半小時就能完成的手術,他往往需要2小時。
有同事在背後說,他根本不配當醫生。
但這次,面對質疑,他一笑置之,繼續埋頭鑽研醫學。
正是在他心無旁騖的努力下,他的醫學水平不斷提升,並轉向了更前沿的醫學研究。
2012年,憑藉著胚胎幹細胞的研究,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。
作家唐納德沃爾說:
“你若擔心別人會怎麼看你,那麼別人就能奴役你,只有你不再從外界尋求肯定,你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。”
當你不再拿別人的評判,來折磨自己,就能把能量收攏回來,聚焦在更要緊的事上。
無論別人怎麼定義你,不聽不理,專注走好自己的路。
停止自我攻擊,精神損耗少了,你才能啟動內在的能量,活成自己生命裡的主角。
2
遭遇挫敗,停止過度反芻
不知道大家有沒看過「牛反芻」?
牛反芻,是指牛隻在進食後一段時間,會將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。
生活中那些活得很累、能量很低的人,往往也有反芻的習慣。
他們總是不斷回想曾經的不幸,沉湎於痛苦中,慢慢地將信心和希望耗光。
1980年代,作家蔡瀾在邵氏公司擔任電影監製,為公司賺了很多錢。
可是,有藝術追求的他一直想拍部文藝片。
為此他籌備許久,並提交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,結果被老闆當場否決。
這次挫敗,讓他立刻就陷入沮喪當中。
在那段時間裡,他每天都想著此事,一會埋怨老闆不給機會,一會覺得自己失去了價值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