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歲以後,就該戒掉精緻窮了

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:
雖然薪水不高,但吃穿用度,樣樣都要最好。
拿著幾千塊的工資,卻過著上萬塊的精緻生活。
看似光鮮亮麗,實則負債累累。
這類現象,指的便是精緻窮。
人一到30歲,要想守住生活,就該戒掉精緻窮了。
01
《時代郵刊》裡有句話:“一個人過度裝點面子,就會拖累日子。 ”
人的慾望是無限的,但財富終究是有限的。
一味地滿足自己的物慾,最終只會讓你得不償失。
作家豫章有室內設計師朋友,收入不菲,花錢卻大手大腳。
工作之餘,他不是四處旅遊,就是請客吃飯。
家裡各種奢侈品、名牌衣服,多到擺都擺不下。
這種揮霍無度的行為,導致他工作了十幾年,卻一分錢都沒存下。
豫章曾勸他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,要給自己和家人一定保障才行。
他卻不以為意地說:“錢存在銀行就是一串數字,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。”
沒多久,他的母親突發腦梗急需用錢,看著銀行卡里所剩無幾的餘額,他這才後悔不已。
無奈之下,他只好硬著頭皮向身邊朋友借錢,但他們根本不信他會沒錢。
很多時候,在沒有遇到金錢帶來的窘迫時,我們壓根意識不到金錢的重要性。
倘若為了精緻掏空積蓄,那到了真正需要錢的時候,等待你的便只剩下遺憾。
千萬別為了那點可憐的虛榮心,讓自己失去抵抗風險的能力。
作家甘一的堂哥,四十多歲,一直在工廠工作。
薪水不多,足以養家。
但幾年下來,他不但沒存錢,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債。
原來,堂哥格外講究,從頭到腳沒一件低於四位數,手機更是一年換一部。
為了充面子擺闊,他花錢如流水,結果到最後卻連孩子的學費都拿不出來。
薩迪說: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,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。 ”
年輕時,一人吃飽全家不餓,你大可活得瀟灑灑;
但到了中年,各種壓力席捲而來。
你的身後,是依賴你的伴侶,是垂垂老矣的父母,是嗷嗷待哺的孩子。
一旦生活的黑天鵝來臨,身無分文的你,便只能束手無策。
02
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:
你在外面吃一頓火鍋,就是家裡一週的菜錢;
你的一杯奶茶,可以買一箱牛奶;
你的一套化妝品、一件衣服,抵得上全家人一個月的開銷。
人到了30歲,就該對錢有概念了。
什麼錢該花,什麼錢不該花,你都要想清楚。
房琪剛工作時,曾是個月光族。
那會兒,她剛從小鎮來到大都市,便被眼前的繁華迷了眼。
賺到錢以後,她就開始大手大腳地花錢。
衣櫃裡滿是大牌衣服,一萬多的包包也是隨便買。
連吃頓飯,也要一千多塊。
結果到了需要出錢投資的時候,她的銀行卡里卻空空如也。
她這才意識到,即將步入30歲的她,根本沒有任何抵禦風險的底氣。
一番反思後,房琪決定降級消費,努力存錢。
看著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後,她才過了真正想要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