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的這3種「有毒」行為,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

父母的這3種「有毒」行為,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
value101 2025-03-24 檢舉

那些輕易毀滅孩子嗜好和夢想的傲慢父母,生生把親子關係變成了緊張的對抗關係。

 

——江岸,《讀者》2020年第20期

近日,一則熱搜新聞讓無數父母陷入深思。

山東一個一年級的孩子,拿著「學習之星」的獎狀,迫不及待地給駕車來接他的爸爸看。

 

但爸爸不但沒有表揚孩子,反而冷冷嫌棄這個獎狀「含金量不高」。

孩子沒想到,自己一學期的努力和成績,在爸爸眼裡竟然「一文不值」。

他沒做聲,委屈地撇著嘴,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。

然後,轉身把自己剛剛還引以為傲的獎狀,慢慢撕掉了。

男孩小小的自尊心,也隨著被撕掉的獎狀碎落滿地。

本以為這樣的父母只是個例,沒想到無數網友在這個故事下,訴說著與男孩相似的童年經歷。

他們集體控訴:掃興的家長是孩子一生的陰霾。

這些家長,習慣用自以為是的“打壓式教育”,漠視孩子內心真實的表達。

他們一句扎心話,一個嫌棄拒絕的動作,傷的是孩子一生的自尊。

下面這幾件事,很多父母都在做,卻很少留意對孩子造成的傷害。

 

爸媽的掃興,澆熄孩子熱情之源

還記得震怒全網的「女兒做四菜一湯被罵」事件嗎?

14歲女孩,精心為母親準備了豐盛的四菜一湯,還貼心地為母親盛好飯。

母親看到一桌子飯菜,不但不領情,反而責備她浪費。

母親陰陽怪氣地質問孩子:“我是要表揚你嗎?你中午跟我整這麼多菜,我倆怎麼吃啊。”

方才還熱情高漲的女孩,眼裡瞬間沒了光。

她手足無措地坐在餐桌邊,臉上的期盼與笑容消散,像蔫巴巴的氣球,眼裡寫滿了委屈與不解。

羊羔尚跪乳,烏鴉能反哺。

子女懂得表達對父母的感激,是孝順,是懂事。

但父母拒絕孩子的感恩之舉,是掃興,是對孩子心意的否定。

很多父母,就這樣一點點澆熄了孩子的興致。

網友@豬哥STUDIO 分享自己這樣的經驗。

讀中學時,他看到一張黃鶴樓的明信片很漂亮,想給沒怎麼出門的父母也看。

於是他買下明信片,又花了8角錢寄給父母。

不久後網友放假回家,父母提起這件事就對他輪番責罵。

他們嫌網友浪費錢,寄一張沒用處的東西回來。

殊不知,所謂“沒用的東西”,是網友想帶父母“看世界”的孝心。

父母話裡話外的掃興,讓網友寄信時熱情的心瞬間跌進寒冬的冰窟窿。

他說自己很委屈,哭得涕淚交流。

幾角錢寄出的孝心,就這樣在父母的否定中被踐踏。

聽過一句出自孩子視角的話:“有一對掃興的父母,連快樂都像在做賊。”

對兒女來說,最傷感情的事,莫過於精心買來東西表孝心,父母說絲毫沒用;親手下廚做美食表好意,他們嫌舖張浪費。

父母的誤會苛責,在無形中豎起一道屏障,隔著孩子內心源源不絕的熱情。

當孩子不再敞開心扉表達感情,親子關係就淡了,父母也就成了孩子「最熟悉的陌生人」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 

父母的指責,封住孩子求助之窗

前陣子,廣西某地發生了一件事。

一個穿著校服的女孩,在空曠的街道上歇斯底里地朝母親嘶吼“我不想和你說話!”

到底因為什麼事情,讓十幾歲的孩子對母親有這麼大的情緒?

原來,女孩在學校無故被欺負,向母親哭訴。

母親不但不理解,反而不耐煩地質問:“為什麼他們都沒挨打,就你被打了?”

聽到母親的話,女孩瞬間情緒崩潰,委屈大哭起來。

當孩子遇到困難求助時,有些父母不是與孩子同渡困難,而是與他人一起「欺負」孩子。

還有比這更傷孩子心的事嗎?

網友@Zo_ie 說過自己這樣的經驗。

小學三年級時,姨媽帶著小孩住在網友家。

姨媽出去倒垃圾,網友就幫忙照顧孩子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