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大後依然「跟媽親」的孩子,來自這3個家庭
青少年時期,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。而改天,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。於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,能否有一時片刻,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簷下的孩子,能抱抱他們,不害羞地告訴他們,我們愛他們,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。
——馬克李維《偷影子的人》,《讀者》2023年第8期
在網路上,有位媽媽吐槽說:
女兒畢業後就去了省外工作,自此基本上不會主動和家裡聯繫,這位媽媽幾次打電話讓孩子休假回家,都被女兒以「工作忙」為由擋了回去。
面對女兒的冷漠,這位媽媽十分苦惱,指責女兒的心像鐵一樣。
但水不是突然變涼的,心也不是瞬間變冷的。
這種與父母不親的行為,在心理學上被稱為「失望性情感隔離」。
講的是孩子待在父母身邊時經歷了無數“風暴”,對父母過於失望,所以才會在成年後選擇疏遠父母,以此保護自己。
聽過一句話:「孩子是一張白紙,孩子的一切問題,都是父母的反射」。
父母是因,孩子是果。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,最終都會根植在孩子的心中,外化於孩子的一言一行、關係處理中。
孩子成年後與父母親近與否,從日常相處中就能看出蛛絲馬跡。那些長大後依然「跟媽親」的孩子,通常來自這3個家庭。
來源:視覺中國
父母不掃興的家庭
《人物》曾發起過一次關於「掃興父母」的話題徵集,在近700份來稿中,來自父母的「還不如」和來自孩子的「再也不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。
在父母一次又一次「不如」的掃興之後,無數被傷透心的孩子做了「再也不與父母分享」的決定,親子關係也因此變得疏離。
而徵集中有很少一部分人,擁有不掃興的父母,這些孩子幸福感更強,更喜歡同父母分享、與父母相處。
自媒體部落客@六加七,曾分享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模式:
父母從不掃興,每一次她的熱情表達都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正面的回應。
她帶著父母一起旅行,即使是走錯了路、買貴了門票,他們也從不抱怨,每次都會安慰博主說「都是第一次來,誰又能知道呢」;
遇到網紅打卡點,爸爸還會對著網路上的示範照給她拍照,媽媽也會配合她拍奇奇怪怪的合照。
面對各種新鮮玩意兒,他們願意積極嘗試,即使體驗不佳,也會高興地認為「至少體驗過了」。
部落客喜歡喝咖啡,父母也從不念叨,甚至在女兒的影響下也喝了起來。
父母的不掃興,讓部落客越來越喜歡與父母分享見聞,一起相處。
她吃到什麼好吃的東西,必定會帶父母去嚐嚐,看到好玩的地方,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帶父母一起去玩。
聽過一句話:“不掃興的父母,是孩子一生最好的奢侈品。”
的確,一對不掃興的父母,總能給足孩子情緒價值,成為孩子幸福樂觀的底色。
和他們分享快樂,快樂就會加倍;分享痛苦,痛苦就會折半。
對孩子來說,這遠比任何昂貴的奢侈品加身帶來的愉悅感,都更強更久。
人會本能地靠近讓自己感覺快樂的東西,從不掃興家庭出來的孩子,長大後更願意與父母親近、傾吐心聲。
來源:視覺中國
遇事不指責的家庭
在熱門影集《我的阿勒泰》中,隨性瀟灑的張鳳俠,被無數網友稱為“夢中情媽”,不僅因為她思想超前、鬆弛,還因為她遇事從不指責。
一次,李文秀為了去網咖發稿件,一時沒注意,在市集上弄丟了奶奶,急得滿頭大汗,內心也惴惴不安。
得知消息的張鳳俠,儘管也很著急,但並未指責女兒,而是第一時間安慰女兒:“奶奶年紀那麼大,走不了多遠。”
找到奶奶後,面對女兒的自責,她說:“對不起啥嘛,我經常把她弄丟,再撿回來不就成了。”
一句話,女兒的愧疚與自責都減了大半。
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:
李文秀被辭退後灰溜溜地來找她,她不批評也不多問,而是用一句「回來了也不說一聲」帶過;
睡覺時女兒把床弄塌了,她不但沒發飆,連眼皮都沒抬一下,無所謂地說「又不是天塌了」。
正因有她托底,養成了李文秀穩定勇敢的內核,讓她有底氣去經歷、去犯錯、去探索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