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脹痛、畏光!視力受損的7大警訊

眼睛要休息 :看電腦二十分鐘,就眨眼20秒、視線離開螢幕20秒並注視20呎(約6公尺)外景物。
正常生活型態 :盡量睡眠充足、不熬夜;多喝水、不抽煙。
飲食 :均衡飲食、不偏食,多吃含維他命A、C、E蔬菜及水果,例如:花椰菜、奇異果等深綠色蔬果,少吃油炸食物、咖啡因勿攝取過量。
良好清潔 :洗臉時注意眼瞼及睫毛清潔,用熱毛巾熱敷可以減輕疲勞並增加淚液分泌。
定期檢查 :40歲以上民眾,每年定期1至2次檢查視力,至少做1次眼底檢查,眼部如發現病變要立即尋找專業醫師。
慢性病者要警覺 :糖尿病患者,每年至少1次詳細檢查眼底、視網膜,以發現病變儘早治療。
除了平時視力保養外,保護靈魂之窗最重要的進行定期眼科檢查,國泰健檢眼科醫師鄧友迪說:「包括最簡單的視力檢查、電腦自動驗光機、眼壓測定、眼底、細隙燈檢查等。」另外,OCT眼底斷層掃描可以準確地看出黃斑部、視網膜、視神經的高度解析掃描切面,提供更精確的診斷。
眼球危機!你每天用多少時間看這些⋯⋯
「你算過自己每天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間嗎?」
「你一睜眼就先滑開手機的人嗎?」
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「2017年全民護眼趨勢調查」發現,台灣民眾寧看手機也不睡覺!一平均天使用3C時間高達8.7小時,竟然高過了睡眠時間的8小時,這個比例告訴我們,台灣民眾的眼球可能早就超過負荷。
如何確定自己的眼睛相對安全呢?先看看有沒有這樣的現象:
【危機一】顏色不清、視力衰退
如果你發現眼睛在看出去的時候有物體不自然扭曲、跟人說話覺得對方的臉部灰暗模糊,看不清他臉部表情、開始難以分辨顏色,常見是藍色調和黃色調、紅色調和綠色調、視力減退 、覺得東西縮小可能就是罹患了黃斑部病變 。
【危機二】視覺模糊、眼壓變高
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調查國人用眼習慣,發現在「多螢族」身上罹患白內障 、青光眼的機率會增高。因為當你在轉換不同螢幕時,眼睛會需要不停變換焦距、角度、及適應不同亮度,故容易造成眼睛肌肉緊繃,使眼睛更加疲累,須注意自己有沒有一直覺得視覺模糊或是眼壓高的存在。
正確用眼說明書:
1. 避免在昏暗處看手機
黃斑部病變主要的危險因子仍為光照,若光照刺激眼睛過久就容易病變,所以3C重度使用者屬於高危險族群, 尤其有特定光照在黃斑部時, 最易造成黃斑部的傷害。
2. 螢幕不上床、不上桌
躺床會導致姿勢不良,用眼距離過近,容易讓近視度數增加,而高度近視與早發性白內障、青光眼 、視網膜剝離與黃斑退化等眼睛疾病相關。
3. 用眼 30 分鐘,應休息 10 分鐘
不要覺得我每天都是這樣長時間看3C螢幕,但視力沒有變差而沾沾自喜,因為傷害是會累積,累積得愈多,眼睛危機就會增加。
保護眼睛你可以吃的維生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