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拼音之父」周有光:112歲仙逝,不吃補品不運動,長壽秘訣有4點

「拼音之父」周有光:112歲仙逝,不吃補品不運動,長壽秘訣有4點
value101 2025-07-11 檢舉

 

一個人活到112歲,頭腦清醒、思維敏捷,這不是神話,而是真人真事。

周有光 ,這位被稱為「拼音之父」的老人,直到生命的最後幾年依然堅持寫作、思考。他沒有靠昂貴的補品,也沒進行什麼系統的鍛煉,卻把長壽過成了常態。

 

活得久也活得清醒,靠的不是天生好命

周有光112歲去世前,依然能自己吃飯、穿衣服、寫文章。他的朋友說,他的思維比許多中年還要清楚。不是因為他家裡條件多優越,也不是靠什麼神祕配方。他的日常生活很普通,但細細一看,裡面藏著很多值得學的地方。

很多人以為長壽靠“吃”,於是把目光盯在人參、燕窩、鹿茸 這些昂貴補品上。但周有光從不吃這些東西,他愛吃的不過是簡單的 小米粥和豆腐 ,加上些清淡的家常菜。他常說:“吃得太好,身體受不了。”

 

不吃補品,反而吃得更清爽

周有光的飯桌上幾乎見不到肉山油海。他喜歡吃的,是高麗菜豆腐、地瓜稀飯 這些再普通不過的食物。他曾說:「吃飯不求味美,只求清淡。」這聽起來像一句隨口的話,卻藏著飲食的大道理。

研究發現,腸胃和腦子有很多“暗線相連”,吃得清淡,不僅對消化系統 好,還能減少體內的一些慢性發炎。像一些高油高糖的飲食,吃多了會讓身體長期處在「發火」的狀態,時間久了,器官也會跟著受傷。

周有光常吃的紅薯 ,其實是天然的“腸道清潔工”,富含的膳食纖維能讓排便更通暢。 豆腐 裡的植物性蛋白質也比動物脂肪更容易被吸收,不容易造成血脂飆升。不是不吃肉,而是少吃、挑著吃,這樣胃不會累,身體也輕鬆。

 

不運動,卻保持了一種「動中有靜」的節奏

很多人以為長壽必須天天跑步、跳舞、做操。但周有光年輕時雖喜歡散步,年紀大了之後基本上不出門運動。他的“運動”,就是每天定時坐著讀書寫字。看似是靜,其實身體和腦子都在動。

醫生發現,老年人最害怕的不是不動,而是「久坐不變」。即使只是每隔一小時站起來走幾步、伸個懶腰,也能降低血栓和中風的風險。周有光每天早上起得早,寫寫字、翻書,中午小睡一會兒,下午再做些輕鬆的閱讀。他的作息很有規律,身體也因此跟著順暢。

這種「動中帶靜」的生活方式,很像一口老鐘,滴答不停,卻從不慌張。精神狀態穩了,身體的節奏也跟著穩。

 

三餐規律,胃腸和心情都能安穩

周有光每天按點吃飯,即使年紀再大,也不打亂節奏。他的早餐通常是一碗小米粥配鹹菜 ,中午吃點 青菜炒蛋 ,晚餐比較簡單,偶爾只喝點湯。沒有宵夜,也很少吃零食。

很多老人家晚上不餓也要吃點,覺得「怕餓著」。可研究發現,晚餐吃得太晚、太多,反而讓胰島素分泌紊亂,容易造成血糖波動,也影響睡眠品質。胃在晚上也想休息,吃太多,它就得加班,久而久之問題就來了。

周有光從來不在晚上吃水果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