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中暑?醫生提醒:有這5個症狀,你可能已經中暑!

天氣一熱,街上昏倒的人變多了,有人說“這是中暑了”,可中暑到底是怎麼回事?
熱得頭髮都冒煙了,可不只是曬黑那麼簡單
夏天出門,太陽像火球一樣烤人,站幾分鐘就汗流浹背。可有的人不僅覺得熱,還開始頭暈、噁心,甚至暈過去。這時候,很多人以為就是“太熱了”,其實這很可能就是中暑。
中暑不是一個輕描淡寫的小毛病,它是高溫對身體造成的傷害。人的身體就像鍋爐,平時靠著流汗來「散熱」。但當天氣太熱,或人在高溫下待太久,鍋爐就失控了,身體的「冷卻系統」罷工,熱量積在體內,就容易出問題。
中暑不是一種,而是分好幾種
很多人以為中暑只有一種,其實根據嚴重程度不同,它大致分為先兆中暑、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這三類。
最輕的時候,可能只是覺得頭暈、沒力氣,像餓了一整天一樣。再嚴重一點,會出現嘔吐、走路不穩,臉色發白,整個人像被抽走了電池。到了重度中暑,甚至可能會出現意識模糊 ,高燒到40℃以上,嚴重的會昏迷,甚至危及生命。
這5個症狀別忽視,你可能就是中暑了
很多人中暑時會自己沒察覺,以為只是累了。其實身體早就發出了訊號,只是你沒當一回事。
如果在高溫環境待了一段時間後,出現頭疼 ,這不是普通的頭疼,而是那種像被錘子敲的痛,連閉眼都覺得難受。接著可能會感到噁心,有些人還會吐,吃什麼都沒胃口,連水都喝不下。
有的人還會全身出冷汗 ,皮膚卻燙得嚇人,摸起來像剛從火爐裡出來一樣。有人開始 走路不穩、說話含糊 ,像醉酒一樣。最嚴重的是體溫飆升到40℃以上,甚至出現抽搐、昏迷。
這些表現一出現,就不是簡單的“太陽曬多了”,而是身體已經吃不消了。
炎炎夏日,誰最容易中招?
不是只有老人和小孩才會中暑,年輕人也一樣可能「得標」。特別是高溫天還在室外工作的人,例如送外賣、修路工、建築工人,他們長時間暴曬,汗水一滴滴流下來,體內的水分和鹽分飛快流失,等發現身體不對勁的時候,已經來不及了。
還有一些人喜歡在午後最熱的時候打球、跑步,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,可一旦忽略了補水,或不注意休息,身體照樣會「罷工」。尤其是穿不透氣的衣服、喝了酒、吃了辛辣油膩食物的人,更容易中暑。
中暑了該怎麼辦?這些辦法別搞錯了
有人一中暑就往身上潑冷水,甚至跳進冷水池,其實這樣做反而危險。身體突然遇冷,血管迅速收縮,可能引發心臟問題,特別是血壓不穩的人。
正確的做法是先把人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,讓他躺下休息,頭部稍微墊高。用濕毛巾敷在額頭、腋下和大腿根部這些“散熱點”,一邊給他喝點涼白開或淡鹽水,幫助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鹽分。如果體溫超過39℃,或是人已經說不出話、意識不清,必須馬上送醫院。
吃點啥能預防中暑?不是越冰越好
很多人熱了就想喝冰可樂、吃冰西瓜,覺得涼快才是王道。可冰得過頭,可能讓腸胃“凍住”,影響消化,身體反而更虛。
預防中暑,飲食上要多吃含水多、含鹽少的食物,如黃瓜 、 苦瓜 、 綠豆湯 、 西紅柿 ,這些蔬果不僅幫助補水,還能降體內的「火」。綠豆湯尤其受歡迎,不僅清熱解暑,還能緩解因中暑引起的口乾舌燥。
流汗後不要只喝白水,適當喝點淡鹽水或電解質飲料,例如口服補液鹽 ,幫助身體恢復平衡。但不能喝太快太多,特別是吃了很多鹹的食物之後,容易對胃造成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