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發性囊腫:身體裡的「良性小水泡」軍

多發性囊腫:身體裡的「良性小水泡」軍
value101 2025-07-15 檢舉

簡單來說,多發性囊腫就是身體某個器官或多個器官同時長出多個囊腫。這些囊腫就像一個個“小水泡”,外層是薄薄的囊壁,裡麵包裹著液體或半固體物質。與單一囊腫相比,多發性囊腫的特徵是“數量多”,可能分散在器官的不同部位,也可能集中成簇。值得慶幸的是,90%以上的多發性囊腫都是良性的,不會像腫瘤那樣瘋狂侵犯周圍組織,惡性化的機率極低。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忽視——如果囊腫長得太大或位置特殊,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,引發不適甚至影響器官功能。

一、多發性囊腫愛「盯」哪些部位?

1.肝臟:無聲的“囊腫窩”

肝多發性囊腫很常見,尤其在中老年人高發生率。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有症狀,往往是體檢做B超時偶然發現。囊腫小時(直徑<5公分)幾乎不影響肝功能,但若囊腫扎堆長大(直徑>10公分),可能會壓迫肝臟或周圍器官,出現腹脹、右上腹隱痛。

2.腎臟:可能「遺傳」的囊腫群

腎多發性囊腫分為兩種:一種是單純性腎囊腫,隨年齡增長發生率上升,與遺傳無關;另一種是多囊腎,屬於遺傳性疾病(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),囊腫會隨年齡逐漸增加、增大,可能破壞腎功能,嚴重時會導致腎衰竭。

 

3.卵巢:育齡女性的“小困擾”

卵巢多發性囊腫在育齡女性中多見,常與荷爾蒙波動有關。例如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」就會出現多個小囊腫,可能伴隨月經不規則、排卵異常等問題;而生理性的濾泡囊腫則可能隨月經週期自行消失。

二、為啥會得上多發性囊腫?

1.先天性因素:基因在“搞事”

部分多發性囊腫與遺傳相關,如多囊腎、多囊肝,往往家族中會有類似病例。這類囊腫在出生時就已存在,但初期很小,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顯現。

2.後天性因素:生活習慣與環境影響

感染:器官發生慢性發炎時,黏膜或組織受損,可能形成囊腫,例如慢性胰臟炎可能引發胰臟囊腫。

外傷:器官受到撞擊、手術等創傷後,局部組織出血或滲出,可能包覆形成囊腫。

荷爾蒙失調:女性卵巢囊腫常與雌激素、黃體素波動有關,長期熬夜、壓力大可能加重荷爾蒙失衡。

老化:隨著年齡增長,器官組織退化,腎小管、肝內膽管等結構異常,可能形成單純性囊腫。

 

三、身體出現這些訊號,可能是囊腫在「提醒」

1.腹脹、腹痛

囊腫長大後壓迫週邊組織,例如肝囊腫壓迫胃腸道會腹脹,腎囊腫牽拉腎包膜會腰痛。

2.器官功能異常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