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發性囊腫:身體裡的「良性小水泡」軍

多發性囊腫:身體裡的「良性小水泡」軍
value101 2025-07-15 檢舉

多囊腎可能導致夜間尿液增加、高血壓;卵巢囊腫可能引發月經失調、不孕症。

3.局部包塊

少數情況下,囊腫長得太大,能在腹部摸到軟軟的腫塊,按壓時可能有輕微痛感。

4.併發症訊號

若囊腫破裂,會突發劇烈腹痛;若合併感染,可能出現發燒、畏寒。

四、怎麼確診多發性囊腫?

1.超音波(B超)

最常用的初步檢查,能快速發現囊腫的位置、數量和大小,價格便宜且無創傷。

2.CT或磁振造影(MRI)

比超音波更清晰,能明確囊腫與周圍組織的關係,判斷是否有惡性風險(如囊壁增厚、有實質成分)。

 

3.實驗室檢查

懷疑腎功能受損時,會查尿常規、血肌酸酐;懷疑卵巢囊腫時,可能查性荷爾蒙六項、腫瘤標記(如CA125)。

五、多發性囊腫該怎麼治?不是所有都要“一刀切”

1.無症狀、小囊腫:定期觀察即可

如果囊腫直徑<5厘米,且沒有任何不適,只需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超音波複查,監測大小變化,無需特殊治療。

2.有症狀、大囊腫:症狀處理

穿刺引流:囊腫較大(直徑>5公分)且有壓迫症狀時,可透過穿刺抽出囊內液體,再注入藥物使囊壁閉合,創傷小、恢復快。

手術治療:若囊腫反覆增大、穿刺效果差,或懷疑有惡性變化可能,需手術切除(如腹腔鏡下囊腫去頂)。多囊腎若會發展到腎衰竭,可能需要透析或腎臟移植。

3.別信偏方!這些行為要避免

有人聽說“中藥能消除囊腫”,盲目服用含不明成分的藥物,可能損傷肝腎功能;也有人試圖透過按摩、熱敷“消除”囊腫,反而可能導致囊腫破裂。囊腫一旦形成,藥物無法徹底消除,不要輕信非正規治療。

總的來說,多發性囊腫更像身體裡的“良性居民”,多數時候相安無事。只要定期監測、科學應對,不用過度焦慮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