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歲以後,最節能的活法

40歲以後,最節能的活法
value101 2023-12-22 檢舉

 

作者:洞見yangtuo

人到了一定年紀,是往回收的。

人到了中年歲月,無論是什麼樣的人,其實都在負重前進。

很多要操心的瑣事,不時掩襲的麻煩,讓我們神經緊繃,身上責任不容鬆懈。

壓力越來越大,身心的能量卻消耗過度,每每無法及時恢復。

如果我們總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分心,自然是越活越累。

少些對外界的期待,多些不爭辯的豁達,學會為自己節能,才能管理好這段中年的生涯。

01

只接受,不期待

美國上將斯托克代爾講過他和同伴被俘虜8年的經歷。

八年中,他的同伴相繼而去,而他們去世原因,竟然是因為太樂觀了。

他們總想著:聖誕節可以被放出去了吧?聖誕節沒被放出去,就想復活節可以被放出去;復活節沒被放出去,又想著感恩節…

他們的情緒在一次次希望與失望中高低起伏,最終信心磨滅,鬱鬱而終。

董卿說: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,就是別希望,別盼望,別指望。

年輕時,我們總期盼事事順遂,時至中年才明白:世界是無常的,期待太多除了消耗自己,別無意義。

生活從來不會為誰改變,學會順其自然,才能保護自己的能量。

1940年冬,受戰亂影響,林徽因夫婦離開昆明,前往川南山的李莊。

李莊人煙稀少,農舍簡陋,全然不是別人想像中的「世外桃源」。

同去的許多人大失所望,抱怨連天,但林徽因毫不在意,反而覺得偏僻荒蕪,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自己的學習。

李莊天氣濕冷,使得她康復多年的肺結核復發,只能靠在床上工作,她也坦然承受,不尤不怨。

病情還沒好轉,她又收到弟弟戰死前線的噩耗。

丈夫和朋友都對她擔心不已,但面對這一切,林徽因卻說:都這樣了,還有更糟的嗎?

她沒有因此愁眉鎖眼,也沒有抱怨命運不公,反而坦然接受了一切變故。

精神好些時,林徽因拖著病軀下床,去看山中的美麗景色,呼吸新鮮的空氣。

心情舒暢了,身體也慢慢恢復了。

週國平說:“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,但可以支配對待命運的態度,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不可避免的遭遇。  ”

特別是到了中年,事情越來越多,能量越來越有限。

如果讓期待耗盡自己的心力,不如收好自己的心,生活給什麼,就接住什麼。

任憑世事變化,心修定海神針。

不期盼,不期許,允許一切,接納一切,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。

 

02

只輸出,不爭辯

作家成甲講過自己的一段經驗。

一次他春節回老家,和一位親戚大哥聊到了學習的話題。

大哥覺得,讀書是由基因決定,自己讀書不行,兒子讀書也不行。

但成甲表示,讀書學習這種事,並不是基因決定的,很多方法都可以輔助學習,提升學習能力。

成甲還沒說完,大哥立刻反駁:「你看《最強大腦》裡那些人,無論什麼,看一遍就全記在腦子裡了。我們這種人,看了電視劇過幾天就忘了演的啥了,學有啥用。”

於是成甲即刻閉嘴,不與之辯論。

他很清楚,自己不可能改變大哥三、四十年的認知。

到了一定年紀,很多人的觀念都已經成形。

若是強行辯論,難免會耗乾自己。

更多的時候,只要輸出自己的觀點就好,至於別人是否相信,並不是我們的課題。

1917年,胡適受聘北大教授,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。

國學大師黃侃反對白話文,見胡適就罵,甚至連上課都不放過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