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潛規則:底層人談感情,中層人談思維,上層人談利益

社會潛規則:底層人談感情,中層人談思維,上層人談利益
value101 2023-12-29 檢舉

上層人所擁有的,是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歸屬與愛的需求,尊重需求、自我實現需求。

也就是說,人之需求,會隨著人之實力、地位的躍升,而逐漸增加。 層次越高,越會影響人們的選擇、心性和觀念。

再舉一個例子。

某電商帝國的大老闆,剛創業的時候,只想賺點錢,老婆小孩熱炕頭。 等他 創立了公司,有點起色,就希望成為業界的佼佼者。

後來,他的產業已經變成一個商業帝國 了,就想賺全世界的錢,擁有更高的商業成就。 什麼老婆小孩熱炕頭,對他來說,已經不重要了。

 

04

有名人提出一個觀點:底層人(低產)談感情,中層人(中產)談思維,上層人(高產)談利益。

上文說過,低產量的需求,只有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,也就是吃得飽、穿得暖、有房可住。如果可以的話,盡量結婚生子,成家立業。

不過,低產量受制於“柴米油鹽醬醋茶”,手停口停。 他們幻想,這世上有救贖,人間自有真情在,所以 低產偏向非理性的「感情」。

到了中產 這個層次,就不一樣了,他們所需要的,是 偏理性的邏輯 ,這項目的流程如何,怎麼組織人力,怎麼去佈局,怎麼去投資,都需要一一規劃。

中產階級眼中的世界,就是有流程的世界,他們會思考這個世界的本質,去做能夠提升地位、實現理想的事。不過,中產,依舊無法做到完全理性。

最理性的,其實是上層人。上層人,可不是小說中的什麼霸道總裁愛上我,也不是什麼千金一擲買春芳,而是深諳人性,只追求利益的完全理性者。

 

05

上文說過,劉邦在臨死前,即使知道呂雉不好控制,太子劉盈軟弱,也沒有改立劉如意為太子,而是任由戚夫人和劉如意橫死。

為什麼?很簡單,那時候的劉邦,所思所想的,已經不是單純的感情、親情了,而是一個巨大的利益佈局。

一旦動了呂雉,改立太子,就會造成朝中人心動盪。而且,呂雉的勢力太大了,容易出現極端事件,比如說宮變,會直接導致劉氏家族完全崩潰,造成天下大亂。

死了戚夫人和劉如意,就能讓大局穩定,所以劉邦就只能讓這兩個人當替死鬼了。

難道說,劉邦就沒有後手嗎?肯定是有的,他留下了周勃、陳平(西漢宰相)這兩人,以此來壓制呂雉。後來,也是因為這兩人,呂家被剷除殆盡。

越是到了一定的層次,人之所思所想,越會變得不一樣。從古至今,皆是如此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