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加一物,改善氣虛血瘀症狀,每週吃兩次活血化瘀,面色紅潤、排便通暢

俗話說「血瘀生百病」,血瘀體質是疾病誕生的土壤,像出血、中風、冠心病等都是這個土壤孕育出來的。
我國目前血瘀人群約1.1億人,患者數每年都在增加,面對日益龐大的血瘀群體,今天來聊聊如何應付,做好防治血瘀的工作。
什麼是血瘀
血瘀就是病如其名,指體內的血液淤堵,不流通了。
實際上我們的血管如同河流,當這個血液流得慢的時候,就可能逐漸變成凝固、越來越小的小溪,最後堵塞在那。
血瘀人會有什麼症狀
1. 氣虛血瘀
是最多人的血瘀類型,常見於老年人。最近我們的健康助理也收到了不少關於血瘀的求助訊息,像是下面的陳叔叔。
陳叔叔平常的生活作息很規律健康,但最近幾個月突然開始覺得疲倦無力,少氣懶言,跳舞時也提不起勁來,輕輕動一下就出汗。
後來陳叔叔去看醫生,被診斷為氣虛血瘀。
中醫認為「氣為血之帥」,氣不夠,血行就不暢,容易形成血瘀。
氣虛血瘀的症狀
氣虛血瘀出現在不同部位的時候會有不同的症狀,主要表現為:
①疲憊乏力
②少氣懶言
③面色晃白、唇色淡
④腠理空虛(易流汗)
⑤排便不暢
如果淤血在胸絡,還可能出現胸悶、心悸等症狀;淤血在腎臟,就會腰膝酸軟。
如果氣虛血瘀不及時調理,沒有改善氣血問題,沒有去活血化瘀,沒有到心腦血管科做過檢查,那時間長了就可能引發各種問題,常見的比如中風。
2. 陽虛寒凝血瘀
身上容易出現瘀青,容易腹瀉,畏寒等,多半跟陽虛寒凝血瘀有關,尤其是年輕族群和女性。
陽虛就是陽氣不足,這一類人比較畏寒,肢體容易出現攣縮,吃錯東西就很容易拉肚子等。
像西瓜、海鮮、苦瓜、芥菜、香蕉等寒涼食物,這類人盡量少吃,避免引起腹瀉。
對女性來說,陽虛寒凝血瘀還會導致月經不調等情況,平常可以用一些溫經溫陽的本草來調理。
老年人陽虛的症狀
老人也會出現陽虛寒凝血瘀的問題,甚至是氣虛、陽虛、陰虛一起來,主要表現為:
①面色不華
②疲憊乏力
③胸悶心悸
④頭暈頭痛
⑤肢體困重
調理血瘀,事不宜遲,下面健康君就來介紹一種日常中可幫助改善血瘀的「活血寶物」。
三七 「活血第一」中藥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各個機能都在下降,尤其老年人的脾胃、腎和肺等臟器功能都隨之下降,血液流動緩慢,引發氣虛血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