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提醒:這幾種行為,會激發別人對你的“人性之惡”
看到哥哥來當和事佬,弟弟夫妻倆都很生氣。弟弟認為,雖然你是我的大哥,但你憑什麼管我的閒事?弟媳也認為,我們夫妻倆的衝突是私事兒,跟你這個外人有什麼關係?
到頭來,老好人的老陳成為了弟弟夫妻倆憎恨的對象。可見,所有的多管閒事,都等於觸及別人的底線,只會激起別人的反抗、仇視心理。
三、過度炫耀,引起別人見不得人好的心理。
有一種人性的扭曲,見不得人好。只希望自己過得好,不希望別人過得好。
生活過得不如意的人,會仇視生活過得如意的人;貧窮的人,會仇視富有的人;奔波忙碌的人,會仇視歲月靜好的人。
問題來了,為什麼前者會知道後者過得好,為什麼前者會知道後者富有,為什麼前者會知道後者歲月靜好?
只有一個答案,過度炫耀。尤其是現代人,虛榮心爆棚,動不動就發朋友圈,動不動就跟別人說自己賺了多少錢,有多少資產身家。
這不是妥妥的找死嗎?別人都賺不到錢,而你炫耀自己賺了不少錢,賺不到錢的人就會極度仇視你,把你當成敵人。
所謂「不患寡而患不均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大家都貧窮,自然毫無怨言。如果有一天,別人依舊貧窮,而你炫耀自己過得很好,那別人對你的惡意,就不可避免了。
四、得理不饒人,其實是很危險的。
在戾氣爆棚的今天,只有一個建議: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。
佔了道理,收穫了一定的面子和利益,就已經足夠了。如果非要理不饒人,把別人逼到了絕路上,就會引起別人的「反撲」。
尤其是跟底層人打交道,更是如此。比如說,你是老闆,適度扣點薪水沒問題。但如果逼得員工都吃不上飯,那員工就會對你做出極端之事。
在這個世界上,人與人之間在財富、地位、權力、名聲上,可能是不平等的,但在小命上,卻是平等的,畢竟每個人都只有一條命。
近段時間,有個概念在網路上流傳——幸福者退讓原則。已經生活幸福的人,就不要把生活不幸的人逼到絕路上,否則,大家都不好過。
留點餘地給別人,等於留點生機給自己。得理不饒人到最後,沒有誰是贏家,只會造成悲劇的雙輸局面。如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