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厭到別人家串門,也討厭別人來自己家,說明這些問題
串門這件事,是需要講「空閒時間」的。你空閒,他也空閒,那適度往來沒問題。反之,某一方不空閒,就無法去串門。
大家的壓力都很大,大家的生活都很繁忙,就不要互相串門,互相干擾了。你尊重我的生活,我也尊重你的生活,這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04
不願意接觸人情世故,只想簡單而活。
在人情社會,只要與人打交道,就不得不接觸到「人情世故」。
該說什麼,不該說什麼,該怎麼招待別人,該如何上門隨禮,這都是有講究的,而不是隨便的。要是隨便,就容易跟別人結仇。
你需要考慮他的狀況,他也需要考慮你的狀況,大家都戴著面具做人,也就活得比較累了。大家都活得累,那講人情世故,又有什麼意義呢?
更何況,在日常的職場、單位,每個人都需要面對諸多的人情世故,早就心生厭惡,特別反感了。放假休息的時候,就一定不願意接觸人情世故。
只要打交道,就需要講人情世故。而只要不打交道,就不用講人情世故。在現在的人看來,後者的選擇,至少比前者的選擇好。
不打交道,就不會得罪別人;不講人情世故,就能輕鬆而活。這是百利無一害的好事。與其逢場作戲,不如減少往來。
05
只注重家人的關係,不注重外人的關係。
上文談到了「原子化」。原子化還有一個特徵──人人都偏向在乎自己,在乎跟自己有關的至親家人,而不在乎毫無關聯的外人。
有個問題:你要為了誰而活?
答案,肯定是清一色的「為了自己而活」或「為了自己的家人,例如伴侶、子女、父母而活」。絕對沒有為了外人而活的。
原因在於,自己是最重要的,至親也是很重要的,能夠做好自己,以及讓家人衣食無憂,就已經拼盡全力了。至於外人,誰會在乎呢?
你會關心一個跟你只有數面之緣的過客嗎?不會關心。就算加了微信,也都會刪掉。畢竟,大家是否在一起,對於生活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。
一家人過得好,就夠了。外人如何,那是他們自己的事兒,我們就不要打擾別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