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不懂人情世故,比較老實,做到這4點就贏了
在人情社會,不可避免的,就是人情世故。
對於人情世故,有的人比較疑惑,我不懂人情世故,也不擅長人情世故,難道就無法在人情社會生存下去了嗎?
答案是否定的。人情世故這種東西,終究是「見仁見智」罷了。對於高層次的精英來說,人情世故是必要的。而對一般人來說,人情世故的用處不大。
要是以「人情世故」來論英雄,那普通人豈不是不用活了嗎?肯定不是這樣的。人情世故是重要,但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重要。
窮人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有些時候,別人更重視的,其實是你的實力。有實力,就奉承你。沒實力,就算你特別擅長人情世故,別人也瞧不上你。
如果你不懂人情世故,比較老實,做到這四點就贏了。
一、保持沉默。
人情世故的基本準則,就是「會說話」。問題是,並非每個人都會說話。
有的人巧舌如簧,所說的每一句話,都特別好聽,這是需要天賦的。其他人要是鸚鵡學舌,盲目模仿,就有可能「說多錯多」。
一個不懂說話的老實人,非要多說話,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,還會暴露自己的弱點,甚至得罪別人,在不知不覺中樹敵。
既然多說話不適合老實人,那老實人最好的選擇,其實是「保持沉默」。不該說的話,一句都不說;就算別人侃侃而談,也不跟別人爭論。
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「養成傾聽的習慣」 。聽別人說了什麼,適當地鼓掌,而自己啥都不說,只是保持聽客、看客的姿態,自然處境安穩。
說話,是一門學問。而沉默閉嘴,則是一種哪都通用的生存智慧。別人不會針對沉默的人,只會針對多說話的人。
二、不管閒事。
人在江湖,管了別人的閒事,等於觸犯別人的利益,分分鐘會惹來別人的反撲。
老實人最大的問題,就在於喜歡當「和事佬」。看到別人發生了爭執,就衝上去勸架,基本上都會「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」。
他們幻想「自己去勸架,可以換來別人的好印象」。實際上是,多管閒事去勸架,別人看他們不順眼,把他們也一起揍了。
唯有不沾染別人的因果,才不會被別人的因果所困擾。正是因為沾染了別人的因果,所以各種麻煩、是非,才會源源不絕地來到自己的身邊。
是非只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。自己做了什麼,管了什麼閒事,就會導致一定的後果,這是必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