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助眠的5個好習慣,泡腳僅排第3!第一個老中醫都推薦,睡不著睡不香的人快試試

最助眠的5個好習慣,泡腳僅排第3!第一個老中醫都推薦,睡不著睡不香的人快試試
value101 2025-02-06 檢舉

這聽起來複雜,做起來其實不難。

具體來說,就是要大家在睡覺時,拋除所有雜念,全心投入睡眠。最重要的一點,睡前別玩手機!如果你非要玩,最好不要在床上躺著玩,可以坐在椅子上,也可以站著。

總之,別在床上做其他除了睡覺之外的事!

 

3.泡腳

泡腳向來被很多人推崇為助眠妙招,但效果因人而異,有人覺得很有用,也有人覺得沒啥用。

小編給大家的建議是:可以嘗試一下,看看泡腳是否有助於睡眠。沒有也別氣餒,因為泡腳還有很多其他好處,如緩解疲勞、溫暖足部等等。

 

給大家推薦一個助眠方子:

藥方: 黨參30克,白術30克,黃耆30克,酸棗仁20克,夜交藤30克,碎磁石30克。

方法: 把所有藥材打碎,做成小藥包,泡腳時放進熱水桶浸泡,等藥物充分析出,再泡腳即可。

評語: 黨參、白術、黃耆健脾益氣,配以酸棗仁、夜交藤以滋陰寧心安神,碎磁石平肝潛陽、安神鎮靜。

 

4.艾灸

艾葉性味辛溫,加之艾灸是用點燃後的灸條燒灼、熏熨皮膚,屬於熱療法,故艾灸有安神助眠、驅散寒濕、溫經通絡、行氣活血之效,還可防止人體陽氣耗散。

也就是說,睡不著、睡不好等問題,都能夠透過艾灸來緩解。

 

艾灸助眠,注意這幾點:

施灸穴位: 腎俞穴、關元穴、三陰交穴、腳三里穴。

適用族群: 氣血不足、陽虛有寒的失眠者。患者表現為畏寒、舌苔白、腰膝酸軟、易感冒。

時間: 睡前艾灸,助眠效果最佳。

小提醒: 顏面部位、血管附近、關節皺紋處等,都不宜用艾柱直接灸,可以用間接灸,這樣可避免留下疤痕或灼傷血管;體質強壯者可多灸,體質弱者宜少灸;熱症不宜灸,寒症可多灸;陰虛有火且發熱的疾病,也不宜少灸;熱症不宜灸,寒症可多灸;陰虛有火且發熱的疾病,也不宜過灸。

 

5.梳頭

許多古代的“養生達人”,都把梳頭當作日常保健方法,如“藥王”孫思邈,堅持“發宜常梳”。

《黃帝內經》也記載:「一日三篦,髮須稠密」。

經常梳頭,不僅可防脫髮、改善髮質,還能放鬆神經、消除疲勞,對頭痛、失眠、精神緊張等有一定緩解作用。

所以,睡前梳梳頭,也不失為助眠的好習慣。

 

注意以下兩點,助眠效果更佳:

①選擇牛角梳、木梳

這兩種材質的梳子手感溫潤、齒體圓滑,不起靜電,跟頭皮接觸時比較舒服。

 

②採用正確的梳頭髮法

從前額正中開始,以均勻的力量向頭頂、枕部、頸項順序梳理,動作緩慢而柔和,逐漸加快速度,然後再梳理左右兩側至頭頂。

注意,梳齒與頭部表面要傾斜一定角度,每分鐘20~30下,每次3~5分鐘,以頭皮有熱、脹、麻感為佳。

以上就是小編壓箱底的助眠妙招,選擇一種對你有用的吧~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