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,都會拒絕這三件事
![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,都會拒絕這三件事](/photo/articlePhoto/162986/photo_16298620250211113217.jpg)
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見過世面呢?
董宇輝曾說,所謂見過世面,不是去過什麼高檔場所,穿過什麼大牌衣服,或是去過某個地方旅遊。
而是當人性在你面前徐徐展開,當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在你面前暴露,你卻如此寧靜與坦然。
見過世面的女性,往往比較清醒、睿智。
她們善於拒絕,不會隨波逐流,以下提到的三件事,看看你做到沒有?
拒絕卑微,不做他人腳下塵
才女張愛玲,曾在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留下了這樣的話:
“見了他,她變得很低很低,低到塵埃裡,但她心裡是歡喜的,從塵埃裡開出花來。”
一句話,寫盡人在感情中甜蜜又拉扯、無奈且淒涼的況味。
曾經,我們聽過很多故事。
那些為情所困的女子,即使才華卓越、風情動人,可如若太過深陷感情,也容易紅顏薄命。
放在現代的脈絡裡,女性可以不依賴他人活著,更不需要成為別人的附庸。
她們知道,女性應活出自己的價值,具備獨立的人格和思想,而不是一味卑微。
比起成為扁平的勵志人物,她們更懂得人性的曲徑通幽:
你怎麼看待自己,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別人如何對待你。看低自己的價值,就是給了別人欺負自己的機會。
提起張幼儀,很多人的印像是大名鼎鼎的「詩人前妻」。
1922年,德國柏林。年僅22歲的張幼儀在幾乎沒人陪伴的情況下,生下了和徐志摩的第二個孩子。
當時,她剛生產完,徐志摩就帶著離婚文件出現,要她在文件上簽名。
屈辱、無奈、虛弱,張幼儀卻還是成全了他。自此,她成為「中國第一樁現代離婚案的女性」。
離婚前,她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;結婚後,她順從夫家、信賴丈夫,卻並未過上人人羨慕的幸福生活。
離婚後,她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大女主角劇本。修習課業、創辦企業,她從舊式大家閨秀成長為新的獨立女性。
在這個過程中,她並沒有自暴自棄,而是選擇了重新站起來。
正如波伏娃所說:“女人之所以成為女人,與其說是天生的,不如說是形成的。”
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,會拒絕卑微,勇敢地做自己,不被他人的眼光和評價所左右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拒絕頹廢,生命之樹長青
知乎「一個人是怎麼廢掉的」的話題下,有許多精彩的回答。
其中有一個回答很短,卻觸目驚心:
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失去熱情,徹底變得麻木。想改變,卻提不起興趣。人生就這麼蹉蹌著過了。
訪問身邊的朋友,幾乎所有人都處在一個瓶頸期。
要嘛是幾戰考公一直不上岸的,要嘛是因為工作原因天天加班的,還有正在讀書但是特別焦慮的。
有一天,大家約出來見了一面,好像再也沒有讀書時候那種歡快、肆意的氣氛了。
突然,一位朋友問了一句:“你說我們為什麼焦慮呢?”
素日話最少的一位朋友說:“那是因為我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,本質上還是充滿希望。”
是啊,焦慮的本質是渴望改變和進步,頹廢的表徵卻是懶得動。
伏爾泰曾說,頹廢的成因有以下幾點:
做過於輕鬆的事情,過於懶惰而無法做好事情,欣賞太多藝術,喜好怪誕異常的東西。
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,有時候,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這些小風小浪,是區別一個人踏實還是浮躁的關鍵。
對女性來說,焦慮可以,但不能頹廢,否則就會失去生命的先機,讓自己的人生失去光澤。
美國現代女作家海倫凱勒,曾用自己的經歷點亮了無數人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