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婚4年,妻子每次都去她前夫家過年,我決定不再忍了…
![再婚4年,妻子每次都去她前夫家過年,我決定不再忍了…](/photo/articlePhoto/162999/photo_16299920250211123124.png)
來源:視覺中國
是遠是近,心往一處想才是關鍵
再婚後,夫妻雙方都必須面對複雜的家庭關係,這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。
表面看是複雜的關係在製造難題,例如李俊蘭思念自己數年未見的兒子,只好回到前夫所在的城市去探望和照顧。
真實的矛盾卻是,在新成立的家庭中,李俊蘭沒有把兒子接到身邊的底氣和安全感。
李俊蘭覺得,侯奎的家人一直把自己當外人看待。
一方面,他們將各種責任加諸在李俊蘭身上。例如每次去公婆家,最忙活的總是她,很少人主動照顧她的需求,考慮她的感受。
另一方面,他們對她處處防備。例如李俊蘭曾多次聽到婆婆叮嚀侯奎,一定要管好家裡的財產之類的話。她甚至看到侯奎偷偷翻看她的消費紀錄,計算她每次去看兒子的花銷。
反觀前夫家,李俊蘭和前公婆的關係很不錯。當年,前夫鐵了心要離婚,老兩口極力反對。所以,她回去時,除了前夫默不作聲外,老兩口非常熱情,對她照顧有加。特別是看到兒子的開心和對自己的依賴,填補了她心裡長久以來的空洞。
兩個家截然不同的待遇,點滴小事、細碎感受,一點點積累起來,悄悄地改變了李俊蘭感情的天平,讓她不自覺地偏向了前夫那邊。
其實,再婚的艱難往往藏在那些細微而無法言說的地方,累積久了,就會傷害關係。
仔細觀察侯奎和李俊蘭遇到的問題,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,是大多數再婚夫妻都會遇到的。
只是,這些問題沒有被及時解決,最後晃動了內在感受或情感的天平,破壞了來之不易的再婚關係。
而再婚天然具備脆弱敏感的特質,要想讓婚姻穩定持久,就必須創造出更強大的婚姻內聚力,讓伴侶關係成為所有關係中的頭等且核心的關係。
如果侯奎能夠更維護再婚妻子的利益,關注她的感受,就不會造成妻子不被關心和過度付出的糟糕結果;
如果李俊蘭能夠注意到再婚丈夫的顧慮,在探望兒子的過程中,保持合理的邊界感,就能夠不給侯奎帶來太多的衝擊以及懷疑的機會。
伴侶關係是全部家庭生活的重心,需要優先考慮,並得到更多保護。
與其彼此防範或猜疑,不如思考如何做才更有利於婚姻的穩定。
很多人會被「萬一」亂了心神,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好「萬一」以外的部分。
面對妻子要回前夫家探望兒子,侯奎需要突破是或否的二元選擇困局,應考慮如何做才能解開妻子的心結,安頓好繼子的問題。
面對再婚的不如意,李俊蘭需要突破一味隱忍或迴避逃離的被動心態,考慮如何做才能在再婚生活中,找到自己舒適滿意的位置和活法。
再婚不易,只有夫妻雙方共同努力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才能創造出更強大的婚姻內聚力,讓再婚生活穩定持久地幸福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