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係再好,也不要踮起腳尖幫人

關係再好,也不要踮起腳尖幫人
value101 2025-02-14 檢舉

顯然,太用力的愛,不會帶來幸福,反而令人窒息。

不管是夫妻、情侶,還是父母和兒女、親戚朋友,當愛過量了,就變成了彼此的束縛。

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母子 ,母親費盡周折,為兒子考慮結婚、讀書、帶娃、謀業等,甚至把買棺材板的錢,都給了兒子。

但兒子並不領情,還因此變廢了。正所謂,溺愛之下,必有敗家子。

我們常常遇到一些親戚 ,他們管得寬,說得多,但是引起了晚輩的不滿。

比方說,家族中一個年輕人,三十歲還沒找對象。過年的時候,親戚就問:“還不找對象,哪裡有問題吧。”

也有親戚主動介紹,某個女孩或男孩,比較適合。還拉著年輕人到對方家裡做客,非得見一面。年輕人一路上,都很尷尬,似乎要發火了。

最可怕的是,你持續幫助一個人,突然在某一天,就不幫了,對方火冒三丈,認為你太絕情了。

你對他人的幫助,在他人眼裡,就是唾手可得的東西。他需要的時候,你就給他,絲毫不會被珍惜。

幫人幫到底,其實只能感動自己,是一廂情願的行為。幫人,不到底,留下一些餘地,讓對方去奮鬥,對方才會有向上的力量,能自救。

 

03

《莊子》說:“知其不可奈何,而安之若命。”

我們真的不是萬能的,總有一些跨不過的高山,別非要跨過去。

要這樣想,你的命是你的命,我的命是我的命,不要混為一談。人與人就像兩條筆直的鐵軌,在某處交叉,但是不會一直相伴,還得再次分開。

朋友「小風」說了這樣的經驗。

他剛到單位的時候,對每個人都好,並且幫忙買早餐,關掉電腦,整理資料。但是沒有人感謝。

有一天,他忘記幫某個同事買早餐了,被同事給了一個難看的臉色。

從那以後,他更專注做自己,對有求他的人,才施以援手。在自己很忙的時候,也會拒絕。

很詔異的是,他和同事,變得「相安無事」。

收起你的大方,這不是冷漠,而是讓對方也學會“自渡”,不再依賴你。這也是一種善良。

設定幫忙的底線,這不是冷漠,是你不超能力去渡人,不因此拖累對方。這還是一種善良。

 

04

作家羅曼羅蘭說:“一個人要幫助弱者,應當自己成為強者,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。”

我們一路上,要幫助人,要被幫助,但終究要靠自己,要做好一個人走的準備。

你習慣了一個人獨行,那麼有人陪伴,這就是意外的驚喜。等對方走遠了,你還是一個人,那也沒有什麼失落感。

告訴身邊的人,“我只是送你到這裡”,然後瀟灑地走開,這是最大的清醒。

下雨了,我們要為人打傘,但別輕易把傘送出去,自己卻淋雨走路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