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道決定了你的健康!好菌「存活率」是關鍵

國外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,腸胃道裡上百兆細菌影響全身健康,小至腸胃問題,大至情緒、免疫及睡眠,而為了讓身體更健康開始認真吃益生菌 。Heho 營養師表示,要讓益生菌在腸道內發揮作用,必須掌握 5 大關鍵,不然吃再多也沒用!
我的腸道菌相失衡了嗎?
「腸道菌相」指的是在我們消化道內的微生物,包還細菌、真菌和病毒,所形成的生態系統,在腸道中發揮重要的功能,如幫助消化食物、產生維生素、防止病原菌入侵和調節免疫系統,並影響大腦功能和整體健康。
當腸道菌相失去平衡狀態,可能會產生消化問題,像是便秘、腹瀉、腸躁症或消化不良;也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疾病、肥胖、心臟疾病、自體免疫疾病、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等,因此,打造平衡的腸道菌相非常重要!
養好腸道菌相 5 大關鍵
飲食習慣、生活作息、壓力狀態和藥物使用都會影響腸道菌相的平衡,而要促進腸道菌的健康,可以由以下這些關鍵因素來實現:
一、多樣化飲食
研究顯示,多樣化的腸道菌種組成能夠保持穩定性和功能多樣性,而多元化的飲食可以提供不同類型的纖維和營養素,有助於不同種類的腸道微生物組成。
重點分享營養師建議盡量攝取不同蔬菜、水果、全穀物、堅果或豆製品,避免加工食品和每天吃一樣的食物,有助於腸道菌相的多元和穩定。
二、補充足夠水分
充足的水分能夠幫助腸道消化吸收、促進腸道蠕動和排除廢物,也能夠讓保持良好的腸道功能,有助於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,同時保持腸道濕潤避免便秘。
每天建議攝取的水量約為「體重 x30」豪升,天氣炎熱或運動就會需要更多,以免脫水影響腸道健康。
三、多攝取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無法被我們的腸道消化吸收,但卻可以被微生物發酵利用,抑制壞菌增長,並有助於維持腸道粘膜屏障,對整體消化道健康有很大的幫助。
每天「3 蔬 2 果」很重要,即便是外食族,也可以盡量達到每餐都有蔬菜、每天有吃水果的習慣,同時也能捕到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四、避免使用抗生素
長期或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可能殺死有益的腸道細菌,而使腸道環境更容易受到有害細菌的攻擊,因此務必正確使用抗生素,必須使用時務必配合醫囑,服用完整個療程,勿擅自停藥。
五、補充益生菌
在飲食中可以經常選擇含益生菌食物,如優格、泡菜或酸菜,可以幫腸道補充好菌,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。而市面上的益生菌建議挑選粉狀優於錠狀,並選擇有專利或實證功效,配合正確的補充方式,才能改善腸道健康。
腸道菌相攸關於全身健康,補充益生菌是其中一種方法,但必須配合飲食和生活作息的調整,才能平衡腸道菌相,同時平衡身心!
吃益生菌顧腸胃!配合4方法吃更有效
細菌在人體腸道健康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人體腸道內的益生菌比例越高,腸道內的毒素就越少、更健康,也能改善腸胃機能、消化。因此適時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就顯得更為重要。
益生菌的好處
因為益生菌生長在腸道,所以大家首先想到的益生菌好處可能是「改善腸胃功能」,但其實腸道益生菌跟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很有關係,所以不只是胃腸本身,跟免疫系統相關的問題,其實益生菌都能發揮一定的功效。
正確補充益生菌的方式
不只吃單一菌種:吃「多」菌種,最好可以吃3~5種左右,每種10億隻以上。若吃太多種,反而會導致益生菌沒有位置生長。
適時補充益生元:益生元是腸道內益生菌的食物,也就是膳食纖維。適時補充五全穀雜糧、菇類、蔬菜水果中都有。
固定吃3個月以上:固定適量適時補充,讓菌叢有穩定生長的時間,在腸道內Long stay,發揮其應有的保護力。
無改善則嘗試新菌種:如果吃3個月後沒有特別改善,可以換不同種的益生菌來吃,抽絲剝繭,找出自己最適合、最有效的益生菌菌種。
而腸道內益生菌比例,也會隨年齡增長、免疫力減弱、再加上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而逐步減少。面對腸道內菌群失調、有害菌群爆增而益生菌群銳減的狀況,就需適度補充益生菌 ,以顧好腸胃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