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痛耳鳴、手痠麻,代表頸椎歪了!3個「5分鐘」動作舒緩脖子壓力

一早起床就頭痛 ,吃了一顆止痛藥,好了一些,但搭車的時候就換成耳鳴 ;好不容易到了辦公室,坐下來喝杯水,耳鳴消退了一些,但打電腦的時候,手腕、手臂都痠痠麻麻的,非常的不舒服。下班去看耳鼻喉科治耳鳴、看家醫科治頭痛,卻沒有特別的改善。
因為這些症狀其實不是「分開」的症狀,而都是來自「頸椎」歪掉了,只要把頸椎矯正回來,這些問題自然不用治療也可以解決。
脖子以下都要聽頸椎的,頸椎一歪,全身都不舒服!
「人能把脖子挺直,主要是肌肉在支撐,但如果姿勢不良,讓肌肉力量分佈不平均,骨頭就會受到壓力,頸椎就會歪了。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說。
比如在打電腦的時候,脖子不自覺的往前伸,就代表脖子下方的肌肉需要特別用力,脖子才不會斷掉;但下方的肌肉用力久了,就會變得僵硬、緊繃,壓力就會轉移到骨頭跟骨頭之間的「椎間盤」,椎間盤承受不了,就會變成「椎間盤突出 」。
椎間盤
顧名思義是指脊椎間、某個像盤子一樣的軟組織,椎間盤的功能就像是彈簧,讓脖子可以轉動、彎曲,而且保持彈性、隨時可以回到原位。
但如果一直被緊繃的肌肉擠壓,椎間盤會慢慢失去彈性,像被壓扁的麵包一樣,往某一側邊凸出,變成「椎間盤突出」,而擠壓到一旁的神經的話,便會引發肩頸、手臂有痠、痛、麻、無力,甚至會覺得頸部、手臂有水在流或螞蟻爬過,當然就更不用說各種特殊的症狀了。
3個「5分鐘」動作舒緩脖子壓力
一、「轉一轉」:放鬆緊繃的脖子彈簧
要讓變硬的彈簧變軟,最好的方式就是揉一揉,而脖子雖然不能揉,卻可以伸展放鬆。
右手從頭頂上壓左耳,讓頭傾向右邊,停留5秒再換邊。
坐在椅子上,讓頭往後仰,盡可能想要看到身後的東西,停留5秒;換低頭向前,看自己的胸口,一樣停留5秒。
4邊都做完大約20秒,可以重複10~15次,大約是5分鐘。
二、「站一站」:找到脖子彈簧最放鬆的姿勢
而想要讓脖子持續放鬆,就是要維持「正確姿勢」,也就是讓身體維持直立的狀況。
靠牆站立,讓腳跟、屁股、肩胛骨、頭部正後方都貼近牆面,維持5分鐘。持續堅持站立,久了就可以站挺。
三、「舉一舉」:喚醒其他的肌肉來幫脖子分擔
用雙手劃大圈: 放鬆雙肩及上背肌肉,活動鎖骨,肩胛骨等跟頸椎相連的骨骼。
雙手輪流向上舉手: 可以放鬆雙肩肌肉,因為平日生活少有舉手動作,而舉高手時,頸椎都會向後伸展,改善過度向前的姿勢。
玩電腦玩到「烏龜頸」上身?醫生教你3招 找回健康脖子!
暑假到了,年輕學子宅在家吹冷氣打電腦、滑手機,要注意姿勢正確,三不五時休息一下,以免「烏龜頸」上身,不只影響外在,更會導致肩頸不適。
上班族快照照鏡子,看看自己有沒有「烏龜頸」?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,越來越多人因爲長期使用3C產品姿勢不正確,頭頸向前傾、背部拱起,從側面看就像烏龜探頭般,形成俗稱的「烏龜頸」,不僅難看,也影響頸椎健康。
「人體維持頸部直立,主要是靠肌肉支撐,」武俊傑說,「烏龜頸」對頸部造成很大的負擔,容易使得頸部肌肉力量分布不平均,當脖子向前伸時,後面肌肉會用力,長期處在緊繃狀態,便會引發病灶,像是肌肉拉傷 、肩頸痠痛等。
再者,當頸部肌肉一直被往下拉,骨頭與骨頭之間的軟骨「椎間盤」會承受不了此壓力。椎間盤的功能宛如彈簧,讓頸部可轉動彎曲,長時間被肌肉拉扯擠壓,會漸失彈性,像被壓扁的麵包一樣,往某一側邊凸出,擠壓到一旁的神經,便會引發肩頸、手臂有痠、痛、麻的現象;或是無力、感覺異常,有些人會覺得頸部、手臂有水在流或螞蟻爬過。
3 招跟「烏龜頸」說掰掰
預防「烏龜頸」上身,使用3C產品要保持正確姿勢,打電腦要挺直背部貼椅背,鍵盤放置高度與前臂平行,下巴收起,視線平視略往下(約15度),提醒自己身體不要越來越往前傾。
但姿勢再怎麼正確,持續時間過久都不好,應每半小時稍微動一動。武俊傑傳授3招簡易放鬆法,利用零碎時間就能做。
1.頸部肌肉伸展:要讓全新橡皮筋變軟,方法不外乎拉一拉;同樣道理,頸部長期緊繃,要適度伸展放鬆。最簡單的動作是以手輔助壓頭,輪流伸展頸部兩側肌肉,每邊停留5秒,左右各做2、3回,大約半分鐘,對鬆弛頸部有一定作用。
2.熱敷脖子:很硬的橡皮筋要變軟,還有一招就是放到熱水中。針對頸部僵硬也可多熱敷,利用熱敷墊或熱水袋,一天熱敷頸部2至3次,對改善初期肩頸痠痛有所幫助;冬天可用暖暖包替代,但記得不要敷到睡著,以免燙傷。
3.靠牆站立:不曉得正確姿勢該怎麼做,可靠牆站立,將頭、頸、背部往後貼近牆面並收下巴,持續5分鐘左右,每天至少1次,站久了自然能站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