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越活越年輕,請保持這三種「錯覺」(真香)

要越活越年輕,請保持這三種「錯覺」(真香)
value101 2025-03-24 檢舉

草葉等待霜降。霜降前,天要下幾場雨,為霜準備原料。

 

——鮑爾吉·原野,《讀者》2020年第3期

細心觀察周圍,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

有的人整日板著臉,眉頭緊鎖,渾身鬱氣纏身;而有的人每天笑呵呵的,眼含暖意,看著平易近人,活力滿滿。

曾經,我對此很不解,同樣的家庭背景和工作內容,人與人之間的精神狀態差距為何如此之大。

近距離接觸這些人後,我才懂了:

飽滿的人生需要剔除負能量,向外吸收營養成分,形成循環流轉的正向磁場,而正磁場的強與弱,取決於你是否攜帶這三種「錯覺」前行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 

錯覺一:對方不聯絡你,是真的在忙

復旦教授陳果說過:

「人與人,就像兩個王國,各自應保持著寬闊、自然而舒適的疆域,甚至在疆域之間,要有一個中立地帶。”

隨著交往加深,關係親密,有些人會不知不覺地跨越界線。

遇到不順的事,不管白天黑夜,立刻連發十多條抱怨的訊息給別人。

沒有得到回复,心裡就煩躁不安,猜想對方在幹嗎,怎麼那麼久沒回信息,然後繼續發信息問為什麼不回復自己。

即使對方解釋說,最近忙,沒辦法及時回覆訊息。

內心也在猜疑:是真忙,還是假忙。

再好的關係,一旦一方開始疑心、猜忌,時間久了,就會生出裂痕。

各人有各人的生活,與其糾纏不休,煩人判斷別人話語的真偽,何不選擇相信,過好自己的日子。

朋友小何有個閨密,她們互相置頂對方的微信,分享隱密的心事,吐槽上班通勤遇到的奇葩事。

突然從某天起,她們之前的聊天次數變少了,來回只有簡單的幾句「嗯,好哈」。

邀約也被拒,永遠是「沒時間,下次再說」。

朋友一開始悶悶不樂,不適應對方突如其來的冷淡。

後來想想,閨密彼時正在創業初期,除了要四處奔波之外,還要照顧小月齡的孩子,實在抽不開身。

朋友也就不去打擾對方。

如今,十多年過去了,她們仍然有著令人羨慕的友誼。

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,不是捆綁在一起,永不分離,而是既能無話不談,也能共享沉默。

閒時你一言,我一語,聊至深夜;忙碌時彼此安好,知冷暖,懂苦樂,無聲打氣加油。

在萬千世界裡,我們永遠不會成為我,沒有誰會是誰的「全程陪跑員」。

當別人不聯絡你,關閉「胡思亂想」模式,慢一點,緩一些,別急著下判斷、做決定。

 

來源:視覺中國

 

錯覺二:別人說的傷人話,是無心之言

生活中,大多數人有過這樣的經驗:

滿懷歡喜跟別人分享熱門電視劇,卻換來嘲諷:“年紀那麼大了,怎麼還看這種傻白甜劇。”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