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汗淋漓後喝冰水?醫師提醒:4個降溫迷思很危險,當心熱射病


熱射病不是虛驚,是命懸一線
很多人對熱射病 不夠重視,以為就是「中暑重一點」。其實兩者完全不同。普通中暑還有出汗,但熱射病往往 不再出汗 了,體溫高達 40℃以上 ,人們開始意識模糊、說胡話、甚至昏迷。
熱射病的死亡率非常高。根據《中華急診醫學雜誌》一項研究顯示,熱射病患者即使及時送醫,死亡率仍高達30%以上。高溫天裡,城市裡每年不乏因為熱射病去世的人,尤其是老年人和戶外工作者。
很多患者在剛開始只是覺得頭暈、噁心、沒力氣,以為是累的,休息一會兒就好。結果過一會兒開始說話含糊、走路搖晃,等送到醫院已經來不及了。
下面這張表格是中暑和熱射病的差別,一目了然:
太陽底下工作,穿錯了也危險
穿得越少越涼快?這在高溫下可不一定。很多人夏天工作時赤膊上陣,覺得這樣會更涼快,實際上可能導致曬傷、脫水、甚至加速身體發熱。
皮膚直接暴露在太陽下,紫外線會讓體溫迅速上升,汗水也蒸發得更快,反而更容易中暑。正確做法是穿著淺色、寬鬆、透氣的長袖衣服 ,戴上遮陽帽,保護肌膚不被曬傷,同時防止水分流失太快。
不是只有老人才會得熱射病
很多人以為熱射病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,其實不少年輕人也中招。尤其是長時間在戶外跑步、打球、騎車、外送的人,每年中暑送醫的年輕人都不在少數。
甚至有研究指出,熱射病發病最快的族群是青壯年男性,因為活動量大,工作強度高,但對身體反應不敏感,等感覺不對時已經太遲。
尤其是那些喝了酒、吃了感冒藥、或前一天沒休息好的人,更容易出問題。感冒藥裡的成分有時候會影響汗腺功能,讓身體散熱變慢。
除了水,吃對東西也能幫忙降溫
夏天補水不光靠喝水,吃的東西也很重要。像西瓜 、 黃瓜 、 冬瓜湯 、 綠豆湯 這些,不但水分多,還有一定的清熱作用。尤其是冬瓜湯和綠豆湯,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熱氣。
但也別一股腦猛吃冷飲、冰棍,這些東西吃多了容易腹瀉、胃痛,還會讓身體誤以為“涼了”,停止散熱,反而更容易中暑。
可以在飯菜裡多加點洋蔥 、 生薑 、 蔥白 這類辛味食物,它們能幫助身體出汗,把內熱帶走,是傳統的「發汗解表」做法。
小孩和老人,最容易出事
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,夏天一定要特別注意。老年人因為身體調節能力差,出汗少、不敏感,容易在不知不覺中中暑。小孩則是身體小、水分流失快,一旦中暑發展很快。
很多小孩白天玩得太瘋,汗流浹背還不喝水,晚上就開始發燒、抽筋。這時候家長千萬別以為是普通感冒,要特別警惕是不是脫水或熱射病前兆。
家裡要常備口服補液鹽 ,一旦出現嘔吐、沒精神、尿少的狀況,可以先喝一點,持續不好馬上送醫院。